快速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正式挂牌


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于4月10日上午在第10个国家级新区——大连金普新区正式挂牌。大连市委书记谭作钧和市长肖盛峰共同为大连片区揭牌。

据悉,大连片区实施范围59.96平方公里,是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最大的片区,全部位于大连金普新区内,包括大连开发区区块28平方公里和大连保税区区块31.96平方公里。按照国家批准的建设方案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大连片区将重点发展港航物流、金融商贸、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循环经济、航运服务等产业,加快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形成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战略高地重点发展港航物流、金融贸易、服务外包、国际会展、滨海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石化、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柔性装备、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循环经济产业。

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大连市副市长卢林介绍了大连片区的基本情况、先行先试的主要成果、主要特色,以及建设时间安排。他指出,大连片区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新经验,为推动新一轮东北振兴增添新动力,为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拓展新途径,力争在新一轮东北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大连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强表示,将抓住大连市与上海市对口合作、金普新区与浦东新区对口合作的有利契机,将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建设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标,并借助金普新区管委会与大连片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的体制优势,大胆探索一级地方政府对接国际最高标准、转变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流程优化和再造、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新路径,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与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政府管理联动发展。关于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将重点在构建政府管理新体制、实施投资体系新规则、打造贸易竞争新优势、探索金融开放新模式、开拓结构调整新路径、搭建“一带一路”新平台等6个方面加以推进。

在挂牌当日,第二批共8项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政策实施落地,具体包括:允许区内融资租赁公司在境外开立人民币账户用于跨境人民币融资租赁业务;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业务收取外币租金;拓展专用账户的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融资功能;支持银行为自贸区内企业的大宗商品衍生品交易提供结售汇业务;允许具有货物贸易出口背景的境内外汇贷款办理结汇业务;可通过境内进行放贷、股权投资等方式将内保外贷项下资金直接或间接调回境内使用;进一步便利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允许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结汇。同日,中行大连分行率先为一汽(大连)通商有限公司办理了717万欧元的跨境汇款业务,这标志着区内首笔跨境业务花落中行。